如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在小学语文S版的语文百花园里,每本书都会安排几个语文课堂栏目,这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参与校内外活动,开展阅读活动,收集资料,通过口头和图文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想法...活动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些语文教师不重视这个专栏,忽视了语文的实用性。我们知道语文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决定了在开展语文活动时,要实现多种方式的有机统一,从而培养语文综合能力。教师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应该为学生设计各种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语文知识。
那么如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使其真正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作用呢?
一是实现语文活动的综合性。
在活动过程中,突出了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这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上,如“连接主题文本”,要求学生将课文的主题连接成一篇文章,学生整理所有主题,掌握其内在联系,用适当的语言组合,不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合理地连接所学知识。另一个例子是在“我爱我的家乡”的主题活动中,帮助学生找出他们从哪里开始,掌握基本的方法,也考虑如何整理他们的材料,整理和处理他们的材料,同时,想象他们如何展示他们家乡的美,家乡的可爱。无论是用文字描述,还是用艺术画笔,都是用歌曲展示等。简而言之,这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当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时,我们充分考虑如何整合和串联语文知识,以达到活动的效果。
二是突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
语文课的教学主要是单元知识和单项训练。每节课都要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不可能涵盖一切。与之不同的是,语文课堂的教学完全不受学科知识的束缚。由于其体验和开放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实现多方面的有效整合。我们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时给孩子提示,帮助他们收集信息,为学生营造轻松的交流合作氛围。以课本剧的安排为例。虽然课本剧本身来源于课本内容,但可以通过学生的安排重新创作,其教育影响作业会更加强烈。因为课本剧可以集音乐、舞蹈、艺术、表演等学科于一体,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不仅仅是作业,更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安排过程中:有的学生擅长表演,有的学生擅长朗诵,有的擅长布景,有的会配乐。。。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快乐。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大大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使课堂真正属于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标准。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开展综合语文活动,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提高学习效率,但并不意味着学科可以无目的、随意地整合。在开展具体的语文活动时,不能失去语文特色。要体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的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的传承,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许多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他们只能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却笨拙无助。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能够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受和体验。语文课突出了语文学习在活动中的表现,即语文加活动。活动是一种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突出了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动手操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不妨把课堂发展到校外,布置丰富多彩、开放、实用的作业。实际作业实际上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它不仅可以使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以巩固课堂成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种花,观察小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的不同情况,查找资料,找到一些培养和种植的小窍门,了解相关知识,记录自己的辛勤培养过程。它可以是文字、照片或图片。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体验到了幸福、快乐、苦恼和辛勤劳动。
四是各种活动方式的有机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要在课堂内外沟通,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实现多种活动方式的有机统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教科书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教师成为学生唯一的信息发布者,教室是学生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语文课堂必须打破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有效整合学科,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资源共享,消除学生疲劳,有效为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使所有学生整体发展。
总之,我们提倡语文活动要全面实用,但无论多么全面实践,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基础,服务于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不能为了追求时尚和氛围而表演、画画、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