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将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相结合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培养设计意识的途径
1. 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政策的制定
首先是政策。事实上,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门将设计思维的培养纳入艺术课堂,将学习内容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价”、“综合探索”四个模块。无论在哪个领域,设计意识的培养始终贯穿其中。特别是在“设计应用”领域,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将设计思维与设计能力相结合,成为创意产品。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实施程度。
其次,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制定设计相关课程,综合考虑课时和部分,为学生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
教师的自我提高非常重要。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首先要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设计思维,开阔视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改变课堂不变的枯燥模式。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控制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创作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2. 因材施教,注入文化情怀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也不同。中小学生正在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同和亮点,根据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艺术课的基础教学是绘画技能的训练。在设计教育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情怀,逐步加入文化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反映学生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僵化的绘画作品。
3. 从生活元素入手,积累创作素材
任何设计都来自生活,设计与生活紧密结合,没有生活情感的简单创造是空的,没有灵魂。设计意识的培养更多地来自于长期积累、对生活的感知、对生活中物体的观察等,因此家长和教师应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敏感的艺术嗅觉。
例如,在杯子的设计课上,杯子是生活中常见的元素,但如果学生自己设计,学生会如何表演呢?杯子的形状基本相同,特别是对于视野狭窄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印象杯是商店,超市,但作为家长,老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添加他们最喜欢的元素,如动物、人物形状、图案可以重新创造杯子,从杯子形状、杯子图案、杯子材料、设计意义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便以后看到日常物体,可以主观地利用生活元素、材料等创意设计,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自主设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心指导外,还要求家长带学生到相关的博物馆、设计工厂、展览等场所,开阔学生的视野和设计理念。同时,学生也要自觉学习,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接受新事物,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要重视学生发展,结合设计开展创新教育,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