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提到,学生在“图形与几何”部分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理解、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性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在小学实践教学中,分为“图形理解”、“测量”、“图形运动”、“图形与位置”四个部分。
我们调查了西安市雁塔区三所小学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掌握情况。调查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每个年级随机选择一个班的学生,通过无名问卷测试收集数据,并使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通过对一至六年级检测项目均值和标准差的分析,可以发现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具有以下心理特点:
1.遵循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规律
从六个年级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总体趋势是学生对“图形理解”掌握得更好,而“测量”、“图形运动”相对较弱,“图形和位置”最差。这种相对差异表明,小学生对几何初步知识的掌握遵循从图像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规律。因为后三者都是基于对“图形的理解”,只有对几何图形有基本的识别,才能进一步“计算”,掌握更抽象的“平移”和“旋转”运动。
2.年级增加,个体差异增大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对掌握“图形运动”、“图形与位置”等相对抽象的知识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大。一般来说,个体差异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质量差异是指心理特征、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数量差异是指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速度。我们在研究中主要指后者,因为我们希望学生有多种思维方式来学习知识,但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差异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3.四年级是重要的转折期
四年级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图形和几何”学习的重要转折点。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迅速发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1~三年级的“图形运动”要求“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而四年级的“图形运动”要求“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六年级是“可以在网格纸上添加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了解网格纸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这一要求的提高也反映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这一“关键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