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施德育的具体方法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小学实施德育的具体方法
(1)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谈话、讲座、讨论等形式向学生讲述事实和真相,激发学生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意识形态意识。这种教育形式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同样的地位,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德育。
讲座是学校组织德育工作最广泛的教育方法。学校一般邀请德育专家对学生进行生动系统的讲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他们会引导学生身边的一些真实例子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讲座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对话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与学生交谈进行德育。这种方法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或个别学生进行课后交谈。这种对话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和内容,因材施教。教师在交谈中要注意自己的态度,要善良真诚,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表达自己。
讨论这种教育方法广泛应用于小学和高年级。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讨论组织学生实现德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意识。特别是当学生意见不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辩论会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情感熏陶
情感熏陶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教师的影响。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人格,然后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2.环境的影响。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强烈的环境感染下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意识和行为。3.艺术的培养。良好的艺术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良好素质。教师要促进学生与教育环境的互动,让学生参与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感受良好的艺术美,用极具亲和力的道德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奖惩
奖惩是小学德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评价。学生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或批评,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奖励是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的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并以此为标准,长期坚持。通过老师的肯定,学生受到精神的鼓励,接受良好的德育。常见的奖励形式有口头表扬、证书、奖品等。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其目的是让学生区分是非,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不足,进一步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批评或惩罚一个学生,在教育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教育其他学生。常用的惩罚方法有惩罚、警告、记忆、留校观察、开除学籍等。
总之,如今的小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这会让学生错过很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德育,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