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课内课外德育相结合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立足小事,进行德育
 
学生的言行反映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俗话说,“不以善而不为”,也就是说,最小的事情可以充分体现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
 
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首先要加强校纪校规教育,即班主任每周为学生举办一次班会活动。在班会上,首先要强调校纪校规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讲纪律、勤奋学习的新时代小学生。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栏和文明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学生积极参与这种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强调学生的榜样作用,从而影响小学生的实际行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教师应在德育中发挥示范作用。教师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求自己处处高标准,从而形成群体效应,影响学生的行为,为德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二、课内课外德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技能和方法、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场所。适当的课外德育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阶段的德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外学习中接受德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首先,教师在课堂德育教学活动中,将德育的重要概念贯穿课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组织“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微课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德育的更深层次内涵,使学生探索自主学习过程中德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从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如“各种学校派对、诗歌朗诵教育竞赛、书法绘画展览活动、少先队员团队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德育参与意识,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提高W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新的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注重德育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组织一些新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