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中小学教育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早在2001年,国家教育层面就提出了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了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评价机制。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就开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道德素质、思想意识、审美修养、劳动奉献和知识学习的综合评价,在短期内满足了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更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现状和教育建设背景。然而,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这种固定的教育评价体系开始显示出落后的迹象,并逐渐不能适用于当今社会中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基于目前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它尤为重要。
 
中小学教育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完善,或严格来说,存在着固有形式无法适应不断进步的社会发展现状的落后趋势。对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能否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落后和缺点,与他们能否实现更完善、更先进的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有关。
 
1. 评价标准过于传统和单一
 
由于我国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不同学校在自身发展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师资选拔等方面也存在根本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会导致不同学校办学实力的差距,还会间接影响其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的呈现。同时,不同学生基本素质、价值观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导致学校在实施教育评价时,不适合采用统一、自上而下的综合评价标准,而需要更加多元化、有针对性的评价策略。
 
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形势而言,其评价形式不仅传统而且过于单一,不仅没有照顾到一些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而且缺乏对学校自身发展的全面认识。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没有优势的学生来说,缺乏差异化的评价形式无疑是一种伪装的歧视。当他们长期感到不公平,缺乏正常的评价和关注时,他们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对于那些条件优秀、各方面都名列前茅的学生来说,传统的评价方法并不能使他们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很容易看不到自己成长和个性的一些缺点。他们继续循序渐进,走自己的路,甚至在不断放松和降低标准的心态的影响下,失去了奋斗的热情和精神动力。
 
2. 忽视学生主体的评价效果
 
上世纪末,我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开始评价教育效益,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从教育发展的方向来看,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对于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说,教育评价缺乏相对性。换句话说,传统的教育评价形式以学生的表现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学生如何学习和考试评价将成为整个评价体系中无限放大和关注的重要参考数据。但在笔者看来,教育评价并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过程。学生也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员,是与教师一起构成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他们也有评价的权利。他们可以对课堂、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对自身学习生活和校园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要素提出自己的看法。作为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有效接受者,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相关因素的评价将为学校实施教育措施和教学方向改革提供最真实、最有效的依据。换句话说,仅仅以教育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教学评价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必须是片面的、没有代表性的、有针对性的。
 
3. 忽视对学生教育过程的评价
 
在传统考试思维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对教育评价的选择和实施只是基于考试结果。换句话说,学生的所有学习态度、学习质量和课堂表现元素都是由一张试卷和几个数字完全决定的。但事实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静态和固定的评价不能对动态过程进行质量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可能考试成绩不够突出但进步明显的学生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因此他们的自信心很容易受到打击。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扼杀教育和学生成长的错误选择。
 
4. 结论
 
总之,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这一进步促进了相关教育措施和各种教育方法的采用,也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现阶段,中小学教育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违反客观规律、偏离时代的事件。当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制约教育发展、制约教育公平性的事实时,教育工作者需要丰富评价内容,提高评价标准,增加评价维度,使评价策略的进步与时俱进,与教育事业发展的事实一致。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