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融合的内涵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融合的内涵
 
整合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和渗透,使各要素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说到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示范工具,而是教师将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入课程,就像在日常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关键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融合的策略
 
1.找出整合的切入点
 
(1)通过注入信息资源,丰富当前的基础课程。具体来说,教师的主要精力是从制作课件转向在线收集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并结合实际应用于教学。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质量,而且可以打开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教学的大门,吸引更多的教师跨越技术门槛参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实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2)重新设计现有的课程和教科书。例如,在教蝴蝶王国时,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发散开放的问题:你最喜欢蝴蝶王国里的哪种蝴蝶?为什么台湾被公认为蝴蝶王国?你通过寻找信息发现了什么?
 
(3)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段独立学习,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看图片,感受美;阅读文本,理解内容。
 
通过查阅网络上的相关具体信息,学生可以确定正确的答案。在独立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解决了理解课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补充了蝴蝶的相关自然知识,激发了学生对自然奥秘的兴趣,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2.充分发挥教师的监控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利弊并存,要认识到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特点:
 
(1)在网络教育中,会出现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感情熏陶不足的问题。
 
(2)网络资源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健康、不科学、不活跃的内容,还有很多疯狂刺激的游戏,可能会让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3)网络资源信息内容空洞,学生难以识别,不能立即进入主题,容易产生困惑。
 
教师要及时发现和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既要扭转现代教学教育手段在思想道德、人格情感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又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安全教育。
 
3.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后,为学生发挥独立个性、合作学习提供了舞台。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
 
(1)独立学习。倡导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知识欲望、学习兴趣和进取精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独立学习空间,让学生与互联网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果在线课件只是为学生提供浏览信息,而不是让学生自己练习,那是不合格的,因为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在教学“潮流观察”课程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直观性,引导学生在网上搜索以下信息,引导学生独立学习:钱塘江潮水图片或图像信息;钱塘江特殊地理条件等。通过这些直观的视觉资源,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突破文本教学中的困难。
 
(2)合作学习。开展学生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积极承担个人独立责任,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共同评价活动效果,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3)探索和学习。在探索和学习中,学生应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活化石”课时,教材中关于“化石”、“恐龙灭绝”和地壳运动的知识点远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生活。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借助信息技术媒体,解决了时空之间的差距,将几分钟、几秒钟的漫长历史变化缩短到学生面前;在学生面前具体生动地展示枯燥复杂的化石和地壳运动知识。既让学生解决了文本上的阅读障碍,又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更生动地认识到网络世界的博大精深。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利于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字感染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