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中小学生体能技能季度监测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海门市实施中小学生体能技能季度监测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1.区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起点,应大力推进实施
 
区域学生体质监测,特别是县级学生,可以直观地呈现本地区学生的体质状况,弥补国家监测的不足,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学校来说,辖区内的体质监测可以直观地呈现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动态变化,有利于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对于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监测,全面了解和把握辖区内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总结优缺点,为辖区内工作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客观的依据。对社会而言,监测结果的公布可以使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关注,唤醒家长促进孩子身体健康的意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促进模式。
 
2.区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心作用
 
在我国现行政府主导的教育体制下,教育行政部门掌握教育资源和资金,代表地方政府实施学生体质监测优势明显,可以利用国家行政权利颁布相关制度,协调各部门,也可以利用人力、物质资源、财政资源保障监测实施。在海门市学生体质季度监测初期,存在学校不合作、现场设备不合格、监测“考试”倾向等问题,不利于监测体系的科学发展。为此,教育局组织市骨干教师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硬件设施、随机选择监测对象等方式解决。这充分表明,教育行政部门全面负责,更有利于监测体系的顺利实施。
 
3.区域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要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机制,落实问责机制,不断创新发展
 
要实现区域学生体质监测的根本目的,必须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监测体系的顺利实施,落实问责机制,督促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完善工作策略,使监测体系走向科学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根据海门市的成功经验,区域学生体质监测必须做好以下四点工作。一是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监测实施主体,成立监测领导小组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是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三是成立专业团队,负责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分析、对策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建立等日常工作。四是实行严格的问责机制。
 
4.突出体质健康监测的监督指导功能
 
监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使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有鉴于此,学校应以监测为契机,进一步改进体育工作方法。通过考试,学生应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激发体育动机,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学习转变。学生身体监测结果的评价应淡化水平比较,注重垂直评价,给学生信心。
 

 

相关期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