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小学生体能技能季度监测的主要做法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学生身体健康监测制度是改善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监测的制度化、标准化和科学水平,教育部于2014年4月发布了《学生身体健康监测评价办法》,重点强调以国家学生身体健康标准为基础,在行政区域对所有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测试。早在2013年,江苏省海门市就实施了中小学生季度身体监测制度,率先开启了县级学生身体监测制度的探索。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
海门市实施中小学生体能技能季度监测的主要做法
实施海门市中小学生体能技能季度监测(以下简称海门市季度监测)三年来,明确了工作思路,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操作流程。综上所述,主要包括:围绕一条主线成立二级领导小组,坚持三个原则,建立四个制度。
1.围绕一条主线
海门市季度监测工作始终围绕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主线展开。近年来,海门市教育质量持续走高,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徘徊不前,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为改善这一尴尬局面,海门市于2013年发布了《海门市“学生体质改善工程”实施意见》。除了明确提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外,海门市季度监测的实施也是学生体质改善工程的主要措施。海门市教育局局长徐新海作为监测领导小组组长,鼓励全市学校体育工作者大胆、创新、不同行动,为海门市学生健康美好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2013年4月1日,海门市季度监测工作正式启动。海门市季度监测工作始终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改善主线,按照一套完整规范的操作程序,监测学生体质动态变化,着力改善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成立二级领导小组
一是成立市领导小组。《海门市“学生体质改善工程”实施意见》颁布后,海门市政府牵头成立监测领导小组。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全面组织实施监测工作。负责体育卫生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组员包括教育局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全市50多名一线骨干教师。二是成立学校监测领导小组。由教育局牵头,各学校校长为组长,全面负责学生体质监测的组织实施,配合海门市季度监测,做好现场检测服务。
3.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监测范围全覆盖的原则。海门市季度监测涵盖全市所有中小学。选择监测样本的方法是按照15%的比例随机选择所有学校的班级,按照数字过零进一的方法确定每个学校的监测班级数量,确保每个学校的监测样本量不低于15%。二是以监测促发展的原则。海门市季度监测实施的一个主要重点是促进基层学校体育工作的快速发展,支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实用原则。海门市季度监测内容既能体现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又简单易行,可操作性高。海门市重点监测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薄弱环节,不仅使监测更有针对性,而且与国家监测形成良性互动,具有较高的实用意义。
4.建立四项制度
一是建立测试制度。海门市每季度监测一次(每年3月、6月、9月、12月),每次持续一周左右。监控前一天通知学校,要求学校监控领导小组做好准备,包括现场设备布置和人员安排。考试现场,学校指派至少2名体育教师组织,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安排1名校医做好医疗工作。海门市季度监测实施三年多,监测实施顺利,从未发生过意外伤害事故。二是建立评价体系。海门市监测结果的评价方法采用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纵向评价,确定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身体变化。学校评价采用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一方面,评估一段时间内各学校学生的综合身体健康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同类学校学生的综合身体健康水平进行横向排名,排名较低的学校作为重点干预对象。三是建立反馈制度。每次监测结束后,教育局向学校公布监测结果,同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四是问责制。对学生身体健康综合水平持续下降的学校,在评价中实行“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