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发表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期刊论文发表网

主页 > 论文资讯 > 教育论文 > > 详情

More论文欣赏

 教育论文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者:发表网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传统失去了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提出,要“消除封建、买办、法西斯思想”,建立民族、科学、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解放初期,经过教育改革、教育主权恢复、知识分子思想转变、苏联经验学习、系调整等一系列运动,我国高等教育传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期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放、为生产服务的方向。为此,1949年12月16日,政务院通过了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2)高等教育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充分利用苏联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教材和教学组织形式。自1952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是学习苏联的典型例子。(3 )批评“通才”教育与理论脱离现实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为了改变老中国通过教育、注重文法轻理工的倾向,1952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系统调整。经调整,高等学校由1949年的129所调整为143所。综合性大学由49所调整为14所,工业院校由28所增加到38所,农业院校由18所增加到29所,医学院由22所增加到29所,师范院校由12所增加到33所。1958年,又建立了航空学院、邮电学院、钢铁学院、石油学院、地质学院等一批新的工程学院。今后,部门和专业调整工作进行了多次。到1966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等高等教育体系。(4)部门调整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新中国建设所需的人才。不过,这种调整也是按照苏联的模式进行的。许多著名的综合性大学被分散,成为文理大学或工程大学,使科技分离和文理分离对今天的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5 )中央政府对高校实行统一集中领导。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高校领导关系的决定》规定,全国高校应当执行高等教育部颁布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程序等重要法律法规、指示或者命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年后,中国高等教育基本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传统。这一传统吸收了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传统和苏联教育的经验。然而,这种教育传统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复制苏联的传统也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形成了一种相对僵化的模式。与此同时,中国的封建主义教育思想作为一种体系已经完全崩溃。但我们不禁意识到,思想体系的崩溃并不意味着这些思想已经消失了。一些封建主义教育的残余思想仍将保留下来,这可能仍然在一些人的脑海中发挥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改革的进行和发展。
 

 

相关期刊分类